1995年春天誕生,但從小到大卻沒如同出生的季節一樣浪漫。從台灣島內一路玩到越來越遠的地方,在生活中旅行,也旅行在生活中。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中國】冬日25天的東半部縱走








        走過了前幾次和同學出遊的閩粵、西安行和自己獨自的雲南行,經費已經超出暑假所打工的錢,所以一直很猶豫這趟北至哈爾濱的東半部長程旅行是否該去,還好家人非常支持並提醒我要好好把握時光別後悔,就這樣我訂了張特價到大連的早機,睡了機場一夜,飛往大連展開旅程。


        四個鐘頭左右的飛行後一路從大連開始,逐步往北到瀋陽後轉向內蒙古赤峰參加蒸氣機車節、冬補等活動,再折返回瀋陽,接著繼續往北到哈爾濱,去完冷颼颼的哈爾濱後到了吉林和長春,離開零下世界,走進比較溫暖的華北(我就是在這比較溫暖的地方感冒了而且越往南越嚴重 囧),一路北京天津山西隨後走進華中,洛陽南京黃山,最終站則是武漢,在武漢酒足飯飽後搭了一趟一點也不特快的特快車回到了廣州,又在廣州玩了兩天,才回到珠海的學校。


        其實大約在旅程第十二天時我就覺得快走不下去了,超想好好地睡一覺,因為時間和金錢有限的狀況下,很多時候都得選擇夜間的硬座來移動,夜間搭硬座睡眠品質本來就差,如果再遇上哭鬧的小孩、暖氣太強,又吵又熱根本就是地獄,所以很多時候是整夜沒有睡幾個小時的覺,隔天一下車就得找個寄物處去寄物並排隊買好下段車票,之後把握時間徒步、搭公交地鐵展開旅程,有時候我會覺得我計畫的很變態太過緊湊才會把自己弄得這麼忙,但莫名的每次這樣自虐完自己都會很有成就感,能和普通人一起搭慢車擠公交,而不是搭高鐵打的士,聽聽他們都在聊些什麼生存之道、八卦閒談,能徒步逛完好幾個街區,也不是為了拍照還是什麼的就只是想看看這邊當地人的生活和環境,這感覺很好,下次我還是會這樣旅行吧!即使每天到晚上都覺得身體快解體,但明天還是想要充實的移動。



         南方的孩子冬天到北方旅行最擔心的莫過於下雪低溫耐不耐的住,經過我可愛的室友指導後,我買了許多禦寒的物品,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羊毛褲,一件質量好的羊毛褲可以擋住至少零下二十度的酷寒,防風羽絨服、防風手套、圍巾、雪地靴(真心覺得這不用太貴,我買台幣兩百多的網拍貨還是活得好好的,毛襪厚一點比較實在)這些肯定需要,至於像是口罩、毛帽、耳罩就看個人造型的搭配,我是沒有造型可言(而且要控制背包重量)所以就對這些不在乎。穿著上還是以洋蔥式穿法好,整路我基本就是內搭 襯衫 帽T 羽絨服,進入室內後就脫到襯衫那層,不然暖氣真的會非常躁熱,當然過了華北以南室內沒有暖氣的地方,就不能脫到這麼單薄,很容易感冒的。

        說說洗澡好惹,這個阿不用太常洗澡,身體的熱能會流失,這是我老媽的建議,可是我還是天天洗澡,原因在於每天幾乎都搭乘火車,中國的火車沒有全面禁菸,所以車廂連接處還是會有人抽菸,如果有人沒將門帶上就抽菸,整個車廂就會有濃濃的煙味,所以全身基本都會有菸味,我自己不太受的了自己身上的味道,就只能勤快點洗澡了。


再來介紹各地的攻略和經驗,我就用我慣用的中國七大分區來分類:

(逐步更新後,會有超連結)








東北:

大連
瀋陽
長春、吉林
哈爾濱







西北:

內蒙古赤峰









華北:

北京
天津
山西







華中:

洛陽
南京
黃山
武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