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春天誕生,但從小到大卻沒如同出生的季節一樣浪漫。從台灣島內一路玩到越來越遠的地方,在生活中旅行,也旅行在生活中。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祕魯】Huayhuash 11days circuit trek (上)



瀏覽著 Fan 的網路相簿,每張照片勾起腦海中每步足跡。〔註一〕 



我真的去過這裡嗎?一切如夢似影。



        安地斯山脈貫穿南美洲西側,而通過秘魯的部分是Cordillera Blanca 和Cordillera Huayhuash。兩座山脈分別位於Huaraz (瓦拉斯)的南北兩側,瓦拉斯自然成為世界各地登山客聚集之處,這裡能夠嘗試到各式的戶外活動,登山、攀岩、山地單車等等。主要大街上也佈滿各家登山社,如果時間充裕,到現場諮詢過後再決定代理,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北部的Cordillera Blanca以聖十字路線(Santa Cruz)著名,四天三夜就能欣賞4750m的高山風光,加上報登山社價格經濟實惠,亦能自行攀登,非常熱門。最初我在網路上蒐集祕魯登山的資料時,原本是看中這個行程,但後來被Cordillera Huayhuash的美照燒到,內心雀躍萬分,我時間多,何不走個長程的,嘗試看看。Huayhuash 健行,一個環狀路線一般費時八天到十一天不等,也有四天的迷你路線。

        說是這樣瀟灑,心中還是經歷不少次的天人交戰,一天平均花費達70美金,是我平常在旅行中每日花費的兩倍,加上沒有長程徒步的經驗,怕自己沒體力走完。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匯訂金過去登山社,在未出發前就訂下團,也算是下定決心。

        我相當早就抵達瓦拉斯,目的是預留多一點時間適應高度,每天就是吃、睡、喝大量的水和到一些一日遊的健行走一走,越接近出發的七月五日,越是緊張,偶爾會問自己:我行嗎?會不會成為團隊的拖油瓶?反覆問著這些無用的問題,不久,天亮,該出發了。



旅程:11 天(包括一日的交通日)
最高點:Cerro Gran Vista 5152m
總距離:approx.165 km


Day1  Drive to Matacancha (4150m)
      Day2  Trek to Mitucocha(4230m),via Cacana Pass(4700m)
           Day3 Trek to Lake Carhuacocha (4138m),via Carhuac Pass (4650m)
               Day 4 Trek to Huayhuash (4300m),via Siula Pass (4800m)
                  Day 5 Trek to Viconga (4350m),via Portachuelo Pass (4750m)
                       Day 6 Trek to Pampa Cuyoc(4320m),via Cuyoc Pass (5000m)
                  Day 7 Trek to Cutatambo (4265m),via Jurau Pass (5100m) and Lake Jurau
              Day 8 Trek to Lake Sarapococha(4482m) and  Cerro Gran Vista(5152m)
          Day 9 Trek to Huatiac (4300m),via Calinca Valley and Huayllapa Village (3490m)
     Day 10 Trek to Jahuacocha Lake (4066m),via Tapush Pass (4800m)
Day 11 Trek to Llamac Village (3300m),via Pampa Llamac Pass (4300m)






〔註一〕 因為某人在備份相片時,手滑把相機內健行照片刪個精光,後來相機也在接續的旅程中遺失,連從記憶卡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Day1  Drive to Matacancha (4150m)

        一早,瑪莉就到青旅來接我,我們一行人回到主要大街上的登山社放置個人物品,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朝 Matacancha 出發,嚮導 Ricardo 為我們簡單介紹過行程,他說若是先到 Huayhuash徒步健行後,又再去Santa Cruz,會顯得Santa Cruz無聊不有趣,這讓眾人聽了更是期待接下來十天會看見怎樣驚人的風光。



     〔路上休息片刻〕





〔遠遠的山頭那處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驅車約七小時後,我們到第一天的紮營地,下車後只須走兩分鐘,今天一整天完全就是處於放空的狀態,晚餐時間,大家正式自我介紹,雖然沿途在車上已經有閒聊過,這個團隊有八名隊員、一名嚮導、一名廚師與三名Donky driver加上十餘隻的驢子組成。






               〔遠方那就是高級的廁所,而且是沖水馬桶,每天的營地都有,非常感人。〕





【人物介紹】

         這是我觀察和相處後的感覺,充滿主觀,雖然偶爾會覺得因為文化差異、價值觀不同而有嫌隙,但每個人其實都很善良,很感謝是這樣的一批人和我走過這幾天。

兩名波蘭大叔:走過許多世界知名的健行路線,行跡遍布尼泊爾、印尼、歐洲等地。兩者都有很濃烈的不爽大國(美、俄)意識,支持台灣不屬於中國。

德國姊姊:工程師,喜歡利用假期健行,去過尼泊爾、緬甸等地。很有耐心地聽我解釋兩岸關係。

加拿大夫妻檔:法裔,養羊開牧場,從前多半從事一日的健行活動。莫名的瞧不起美國人,與阿姨常槓上。

華裔美國阿姨:中國移民,在醫院工作,徒步足跡遍布美國各地。試圖統戰我,外在表現強硬但是個內心很溫柔的人。會跟波蘭大叔和加拿大叔起口頭爭執。

韓裔美國妹妹:第一眼會讓人嚴重懷疑她未成年 ,紐約客,很有少女心。

嚮導:本地人,英文講得極好,帶團能力也很強。

我:台灣人,大家都叫我LI,因為全名太難記,英文不好但仍能觀察到火藥味與國情差異。



        第一天晚上,下起不小的雨,空氣中濕冷也隨著雨水加劇,我和阿姨分到同一帳篷,立馬上演統戰戲碼,為什麼台灣要搞分裂?我們都是一家人,劈哩啪啦沒有溝通的機會。我後來只能無言以對,也暗自在心中祈禱,不是接下來的九個晚上都要這樣過吧!很冷的夜,但我睡的卻是所有夜晚中最舒服最熟的一夜。






Day2  Trek to Mitucocha(4230m),via Cacana Pass(4700m)


        第二天一早五點半左右,帳篷外來了一聲 Morning,熱熱的古柯茶和盥洗的溫水就遞到門外,天啊,這是皇帝吧!身為一個簡樸背包客,從沒這種體驗。昨晚太冷的關係,整頂帳篷結冰硬梆梆,手一碰到就凍的不得了。
        今天才正式開走,沿途景色不至壯闊無比,但卻令人感到舒適快意,從營地到第一個Pass,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不過因為是陡上的關係,所以有點喘。








〔Cacana Pass 4700m〕




〔我和波蘭大叔的奇妙合照〕



        站在Pass上,風大的不可以,雲也一直飄過來,真是讓人憂愁的天氣。Pass左右兩側各有一條河,東側流往亞馬遜地區,西側則往太平洋,也就是說,跳進河裡一路往西流就會到太平洋,然後再漂過太平洋,我就可以回家了耶!(癡人說夢)過Pass後,一路下坡到營地,非常輕鬆,很早就到營地耍廢度過下午。






 〔後來的每天,只要從遠遠的看見橘色的帳篷,就會有安心感,這代表營地不遠了。〕







 Day3 Trek to Lake Carhuacocha (4138m),via Carhuac Pass (4650m)

        早上出門時,藍天時而不見,一路走上Carhuac Pass,天空陰鬱沉悶,今天的午餐,是廚師和我們一起在路上吃,後來的幾天有時早早到營地吃午餐,有時帶便當出門,最幸福的莫過於廚師跟著我們在路上,為我們準備餐點。







〔濃濃的雲密佈山頭〕




〔我每天都超期待吃飯時間,料好味美,都有被療癒的感覺。〕






〔吃過午餐後,又是一路向下的路線,沿途還有一些用石頭圍出的牧場。〕








        抵達Lake Carhuacocha後,太陽露臉,大夥趕緊洗衣梳洗,韓國妹妹也接了冷水洗頭髮,弄的我心癢癢也想洗,不過太冷,我最後還是打退堂鼓。午後就在這曠世美景下,把睡墊鋪在戶外,睡了個好覺。






〔日落時,太陽灑在遠處的山頭上,就像冰淇淋淋上金黃果醬,看著都流口水了。〕




 Day 4 Trek to Huayhuash (4300m),via Siula Pass (4800m)

        今天是我最最期待的日子,因為會到三湖,我夢寐以求的風景。一早天氣好的沒話說,我心情也愉悅到不行,走路都覺得異常輕鬆。




〔停住腳步,遠望,這世界多美好。〕













         前往三湖的路上,景色美不勝收,今天我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還在地球上,大夥們對這接續而來的美麗畫面嘖嘖稱奇。吃過午餐休息後,陡上坡的盡頭是三湖,分別名為Grangrajanca、Siula 、Quesillococha,我喘得要命,但望著這樣的景致,好想一輩子在這裡。







                 〔陡上坡爬得滿身是汗熱到不行,但脫掉外套後,又覺得冷。〕






〔阿姨說:李佳儒,你怎麼每次拍照都像小學生。〕



         穿過 Siula Pass,代表離營地不遠。雲也越來越濃密,這幾天觀察下來下午天氣通常都不做美,我才明白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早晨六點多就離營,然後早早就到下個營地。






這幾天,阿姨和叔叔們有零星的口頭爭辯(Argue),有時我覺得是一方太過驕傲,有時又覺得另一方也蠻偏執的。




爆炸點一:
        阿姨拿著GPS記錄著徒步路程,說到單位是用ft,席間有人問到這樣如何換算成公尺。加拿大叔不以為然的說全世界只有美國人用ft,其他國家都是用公尺。

        阿姨回應:真的嗎?只有美國用ft。
        加拿大叔:你的全世界只有美國。

爆炸啦,這麼嗆幹麻呢?


爆炸點二:
        前情提要,阿姨也有意無意瞧不起加拿大人,覺得他們是靠美國市場工作,畜牧業沒什麼好驕傲。阿姨是素食者,所以點心和我們分開,某次吃點心時嚮導說:This is for you, special 。加拿大叔說: Picky。

又爆啦,這次我覺得加拿大大叔太過愛嗆,只是飲食習慣上不同,也要說人家挑剔。



        在帳棚內,阿姨會用中文和我抱怨加拿大人,覺得他不知道在討厭美國人什麼一直針對,開始的幾天,好像天天上演「帳篷人生」八點檔。後來,波蘭大叔們也不曉得為什麼,也開始加入戰局,逐漸我也難置身事外。


有時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__ 莫泊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